中共江山市委宣传部文件
江宣〔2016〕57号
中共江山市委宣传部
关于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礼堂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市机关各部门: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贯彻落实省委“两美”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文化强市和幸福江山建设的主阵地。当前,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实现持续化、常态化发展,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目标要求
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突出“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礼堂活动,推动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仪礼节、家德家风、文化文艺进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把农村文化礼堂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切实提升文化礼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为幸福江山建设提供强大的正能量和文化力。
二、活动主题
1、结合中心工作开展礼堂活动。要围绕不同时期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文化礼堂活动组织,将美丽乡村创建、全域旅游打造、“五四三”专项工作等作为礼堂活动的重要内容,让农村文化礼堂成为政策的宣讲地、工作的助推器。
2、结合村歌品牌开展礼堂活动。村歌是我市文化礼堂建设的特色品牌,已实现了文化礼堂建设村全覆盖。各文化礼堂建设村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村歌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对村歌的传唱和演绎,使村歌真正成为凝聚民心,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3、结合民俗节会开展礼堂活动。要重视村庄文化遗存、家风家训、传统礼仪等民俗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注重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将各地各村的民俗节会活动与文化礼堂活动紧密结合,积极传承好、弘扬好传统民俗文化。
4、结合典型选树开展礼堂活动。要坚持主流价值引领,结合“最美”选树等活动,在文化礼堂举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乡贤名人、文明家庭等评选,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开展树新风、传美德、积善行等活动,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尚。
三、活动形式
1、文艺活动类。
(1)自编自演。各文化礼堂建设村要经常性地开展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活动,包括独唱、合唱、排舞、三句半、快板等一些简单易学、群众可自发组织和随时参与的乡土文艺活动。村领导班子成员、村文化骨干等文化礼堂带头人,要在主动参与中做好相关组织、引导和服务工作。要突出群众主体性,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村民提供更多露脸和展示才艺的舞台,让群众主动来参与、方便群众来参与,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乡村串门。以农村文化礼堂文艺节目库为基础,菜单式组合节目,进行跨村、跨乡镇文艺演出,推动市域内农村文化礼堂的互动交流。各乡镇(街道)对各自文化礼堂建设村的特色乡土文艺节目进行梳理,市委宣传部汇总建立全市农村文化礼堂文艺节目库。文化礼堂建设村根据活动需求,按照本村出3个节目、本乡镇其它村提供3个节目、从全市节目库中点选3个以上节目的“菜单式”组合办法,在文化礼堂里为村民提供一场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要求每个乡镇(街道)全年至少要协助文化礼堂建设村举办一次“乡村串门”文艺演出。
(3)城乡互动。要精心组织市、乡镇(街道)的文艺团队走进农村文化礼堂,结合群众需求开展送电影、送曲艺、送图书、送演出等“送文化”下乡活动,将各种优质文化资源延伸到农村基层。同时,要大力推进“种文化”,适时举办各类文艺培训班,通过寓教于乐和授人以渔等方式,善于发掘和培养一批民间文化能人,结合本地特色经常性地开展“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歌”等系列活动,推动礼堂活动出彩出色。
2、乡风传承类。
(1)乡土文化进礼堂。要组织开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展示和传承,普及乡土文化,增强乡村记忆,激发当地群众热爱家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将传统民俗活动与文化礼堂活动相结合,不断打响特色民俗活动品牌,彰显地方特色,传承地方文脉。
(2)特色礼仪进礼堂。要组织开展对农村传统节庆、传统礼仪的规范提升,赋予更多的文化精髓、现代文明的元素,形成一批富有地域特征、生活气息、深刻内涵的特色礼仪活动。要组织开展春节祈福迎新、庆祝国庆、重阳敬老、儿童开蒙、成人仪式等礼仪活动。
(3)文明新风进礼堂。要挖掘整理积极健康的家训族规,把传承家风家训、培育村风民风融入礼堂活动之中,丰富乡村文化内涵。要把传承家风家训与美丽庭院、文明家庭、乡村旅游等创建相结合,使家德家风入礼堂、入农村、入乡风,推进乡村文明和谐建设。
3、“最美”宣讲类。
(1)政策宣讲。各乡镇(街道)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文化礼堂开展工作解读和政策宣讲。要邀请市级宣讲团成员走进文化礼堂宣传形势政策、生态文明、群众创业等方面的内容和典型,营造创业创新、砥砺前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2)道德宣讲。要积极推进道德宣讲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突出“最美江山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宣传身边好人和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推动文明道德理念入脑入心,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3)科普宣讲。要积极开展社科普及、科技宣传等活动,在农村文化礼堂以专题讲座、专家解答、专业培训等形式,对农民群众开展实用技能、法律常识、科学知识、健康生活等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四、工作要求
1、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是推进农村文化礼堂持续发展,增强其生命力和活力,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市级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抓紧实施。各乡镇(街道)要会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村,精心商议谋划,制定具体活动计划,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2、强化活动指导。要加大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村活动的指导力度,组织推动相关部门及文化礼堂建设专家指导团成员,采取志愿服务和文化结对等形式,帮助指导各村挖掘历史文化,创作完善村歌,组建文体队伍,编制村训村规,开展相关活动。要重视对农村文艺骨干、文化带头人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3、注重实际效果。文化礼堂建设村和广大村民是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礼堂活动的主体。各村党组织和班子成员要负起责任,加强组织协调,抓好任务落实。要采取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更加贴近基层、更加简便易行、更加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与享用度。
4、完善工作机制。各文化礼堂建设村要配备2名以上懂文化、会管理、热心文化事业的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2名以上的微宣讲员;组建一支8人以上的文体团队,经常性地开展各项礼堂活动,做到活动有组织、台账有记录、设施有管理。年终,市委宣传部将根据各文化礼堂建设村开展活动的次数及规模,进行评比表彰奖励。
5、营造良好氛围。市内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农村文化礼堂活动的宣传,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各种资源,运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及时把好做法、好经验和取得的成效报道好,切实增强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各乡镇(街道)、文化礼堂建设村要做好活动总结和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及时报送工作。
2016年9月14日
中共江山市委宣传部办公室 2016年9月14日印发
|